目標

中教大團隊與學校持著「做中學」的理念,小心翼翼建構屬於泰雅族的數學課程,並朝著博屋瑪國小「立足部落、涵育傳統、雙軌多元、走向國際」的全人泰雅教育願景邁進。

目標

博屋瑪國小的教育願景

博屋瑪國小面對孩童族群的認同與數學學習上的困難,藉著與臺中教育大學數教系陳嘉皇、魏士軒、楊晉民教授合作,透過研習、對話、分享及諮詢等方式,在「教材與教法」上,順應原住民地區的特殊性,培養本身轉化教材的能力,並將教材與當地生活結合,重視知識與學童生活經驗的連結。

博屋瑪教育願景

泰雅民族課程設計與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

數學學習與語言發展的關係

數學學習與語言發展的關係

資料來源:Gardella, F. J.(2009). Introducing difficult mathematics topics in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 A teacher’s guide to initial lessons (p. 18).New York: Routledge, Taylor and Francis.

學校數學中符號學系統的變換

學校數學中符號學系統的變換

發展教師專業成長

「心像」理論(imagination):省思讓教師明確及檢驗其有關教學和數學的概念和信念,提供專業發展的基礎,也可讓教師釐清、檢驗、質疑與監控其實務上教學的知識、信念和目標,而成為有效能的教師。

「學習軌道」理論:Simon (1995)提供「假設性學習軌道」(Hypothetical Learning Trajectories, HLT)以教學思考為重點,描述數學教師如何透過建構主義的觀點,為學生設定數學學習目標,設計與運用數學作業以促進數學概念的學習。

Ball、Hill 與 Bass (2005)之教師專業發展內容知識:Shulman(1986)認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容知識,可區別為三種類型:1.學科內容知識2.教育學內容知識,3.課程的知識。

教師專業發展的模式

教師專業發展的模式

數學課程與教學發展專業訓練流程

數學課程與教學發展專業訓練流程

專業發展工作坊之目標、活動和重要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