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科學節
2020原住民科學節在臺中

、新聞稿

         科技部補助計畫國立臺東大學承辦的原住民族科學節本年度將在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內辦理,歡迎對原住民文化及科學教育有興趣的民眾於81日(週六),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前往參觀,了解國內原住民族科學教育研究團隊的成果,認識原住民族文化中的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智慧,及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科技部自民國101年開始,將原住民科學教育研究計畫的成果,於原住民族科學節以市集展覽的方式,推廣給全國民眾,先後曾在新竹尖石鄉、新北市烏來區、嘉義阿里山鄉、屏東瑪家鄉原住民文化園區、臺東鐵花村、臺北市101廣場、花蓮東大門夜市廣場等地辦理。而自108年起更改為科博展示方式,首先於高雄科工館內辦理,援用科工館特展的概念,將科技部研究成果以寓教於樂的展示方式與民眾互動。數年來科學節展示內容可參考原住民科學教育計畫資源網」「原住民族科學節」網頁參考https://ismoster.org/festival/

         本年度科技部補助計畫的原住民族科學節,共計有21個研究計畫參與展出。各展場將分享研究成果,並提供體驗活動,透過動手做的方式,將原住民族文化與科學知識,以科普教育的方式傳達給參與者。歡迎家長或老師帶領小朋友前來體驗,在寓教於樂中習得屬於臺灣在地的美麗瑰寶知識與生活智慧。

         本年度原住民族科學節是在科學博物館的地球環境廳鳥瞰劇場前廣場,及二樓方形廻廊中辦理,分別設置五個主題展區及個別計畫互動展場,提供民眾體驗。五大主題展區分別是:

  • 「重聚原鄉」:由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研究團隊王聖鐸教授團隊提供。該計畫透過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航拍及全景相機拍攝360°影像,建置擬真的虛擬實境三維模型。在虛擬原鄉(Virtual Tribe)的概念下,提供都會地區原住民,透過沉浸式虛擬實境(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技術,進入有如原鄉部落實境的情境中。
  • 「囉咖囌!行動學習巧「科」力: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趙貞怡教授、劉遠楨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劉傳璽教授、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黃思華教授之研究團隊,以泰雅文化為底蘊,運用3C媒材與平板科技,提供學童體驗文化與科學雲端學習與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的樂趣。本次展區設置有【幾何-數學力、能源-科學力、程式-思考力、閱讀-想像力】等體驗活動。(囉咖囌,音譯自泰雅語澤敖利語系lokah su,有〝你好!〞的意思。lokah也有長輩祝福晚輩努力生活的意思;也是勇士出征或打獵前,彼此加油鼓勵的用語。)
  • Pasuya,鄒在科博館之文化數學解謎大冒險」:由臺南教育大學應用數學系陳致澄教授研究團隊提供的密室逃脫闖關活動,取材自團隊研發的鄒族文化數學教材繪本,參與者要在時間內認識鄒族文化,並從文化情境回答數學問題。Pasuya為鄒族男子之名。鄒族的嬰兒在出生後,由家中年長的父輩親屬命名。而「名」代表個人由生物範疇跨入社會文化範疇中,具有獨立的人格,賦予家庭中的地位,也代表其對外的身分。
  • 重現布農織布與藤編的傳統技藝」: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秦爾聰教授團隊提供。本次邀請布農族國寶級耆老松萬金(Laung松爸)、, 谷秀紅(Savung谷阿姨)夫婦親臨現場,演示高杆的傳統織布與藤編技巧,引領大家發現編織中所蘊含的組合數學。
  • Truku織美」由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胡美智教授團隊,展示結合繪本設計的太魯閣族文化教具及體驗活動。現場有傳統織布機現場教學,及三股編、串珠等活動,並邀請教案及繪本創作者親臨現場講述以文化回應編撰教材的歷程。

          參觀民眾可在各展區獲得文化回應教學」與「永續教育的理念,並能在各計畫展場的體驗活動中,瞭解原住民族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智慧,認識原住民族在日常生活應用的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概念,體認人文與科學一體的日常美學。歡迎大家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前往位於臺中市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參與科技部補助計畫的原住民族科學節的活動,在盛夏中悠游在原味的科學海洋中。

貳、場地規劃

參、各攤位簡介

計畫代碼

計劃圖片

計畫與攤位團隊

攤位名稱

攤位簡介

A1

A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汪明輝副教授研究團隊

同鄒共濟

將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及文化融入至科學教育當中,主要是以鄒族為核心並擴展至其他各子計畫泰雅、達悟族及其他族群,共同交織出與原住民族傳統知識的對話。

A2

A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沈淑敏副教授研究團隊

原住民眼中的那山 那河 那谷

如何尋找安身立命的地點,一直都是生命中重大的課題。過去原住民是憑藉著什麼方式選址建立部落家園的呢?今天將告訴你原住民的選址智慧!搭配立體鏡與DIY簡易紅藍眼鏡一起來選址吧!

A3

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蔡慧敏教授研究團隊

海上方舟 – 達悟族知識體系與傳承

本計畫以蘭嶼雅美族(達悟族)科學教育為對象,研發以「人與環境」為主體的「『人、山川、海洋』 ─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為本的地理、環境教育與科學探究能力之建構」,強調海洋民族傳統知識技能與科學探究能力之建構,於地理學科與環境教育中實踐。在原住民傳統與環境互動的知識系統架構下,由達悟族原住民族對海洋及自然環境運行之觀察、人類生活調適、農漁獵之民族知識體系,進而連結西方科學知識之相關內涵(天文、氣象、地理、地科、物理、數學、生物等),提供地理與環境學習素材與經驗,及建構科學探索能力。除發展不同原住民族學生學習課程規劃、能力指標與教材,並提供其他族群至原鄉進行地理與環境教育及科學探索之參考。本計畫為四年期計畫,本年度為第三年之推動,在前期基礎上,本年度與蘭嶼民族教育實驗計畫學校(K-12)及部落耆老合作探討:(1) 學校體系民族教育之願景、目標與課程設計;(2) 非學校體系民族知識體系傳承方式- 學習場域及部落教室;(3) 健全民族教育體系之建置;(4)深化民族知識體系之內涵及科學探究。
展示內容:
1. 計畫成果簡介海報
2. 達悟族民族科學模型展示及影片(山林、造舟、航行等)

A4

A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王聖鐸副教授研究團隊

重聚原鄉

本計畫提出「虛擬原鄉(Virtual Tribe)」的概念,希望讓已經搬離原生部落的都會原住民,可以透過沉浸式虛擬實境(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技術,重回原生部落,聽到耆老用族語傳遞的知識,看到耆老在部落的親身示範。

虛擬原鄉是透過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進行航空攝影測量,並利用全景相機拍攝360°全景影像,建置擬真的虛擬實境三維模型。並將前述「人、山川、海洋-原住民族環境知識匯聚平臺」所匯聚之地理知識融入三維模型之中,以最貼近原住民族人學習的方式,傳授給年輕族人。

本次展區以臺東縣重安部落的虛擬原鄉沉浸式虛擬實境體驗為主,呈現部落地面及空中的地景及耆老們的傳統技藝。並在其中加入阿美族傳統文字介紹(含阿美語及中文),參展遊客可透過頭戴式裝置來體驗及探索虛擬原鄉的風貌,學習族人的傳統生態知識。

B

囉咖囌!行動學習巧「科」力
【幾何-數學力、能源-科學力、程式-思考力、閱讀-想像力】

B1

B1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趙貞怡教授研究團隊

大「展」鴻圖

利用行動學習APP遊戲以及卡牌與立體模型,體驗學習多邊形展開圖形的幾何概念。闖關者在進行平板的APP關卡遊戲,同時選取關卡相對應的展開圖卡牌,並將卡牌投入在正確的多邊形立體模型箱子內。

B2

B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劉傳璽教授研究團隊

風雲變色 射箭挑戰賽

  1. 第一關:風向判斷
  2. 判斷出正確的風向,就能得到一次射箭挑戰的機會,最多挑戰三次(最多可以得到三次射箭機會)
  3. 第二關:射箭挑戰 (請見右方備註)
  4. 依照上一關的射箭次數射箭,得到10分以上可以進入下一關的APP體驗
  5. 第三關:APP體驗
  6. 上述兩關的內容,將會在APP中完整呈現,讓參與者有實體與虛擬的遊戲體驗

B3

B3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劉遠楨教授研究團隊

有機可「程」-程式設計

  1. 小勇士射飛鼠
  2. 耆老年齡的秘密(AI人工智慧人臉辨識)
  3. Mbot尋寶遊戲

B4

B4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黃思華副教授研究團隊

「投」過「聲」就過

闖關者首先觀看四格漫畫聽故事,並回答出漫畫中的科學概念「槓桿原理」;然後以投石器將乒乓球投到寶特瓶中,每個寶特瓶依序編號1-9,數字對應不同的泰雅族語單字,闖關者唸出族語單字即可過關。

C1

C1P

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專班原住民族健康休閒與文化產業學士學位學程郭東雄助理教授研究團隊

踏水尋源

你知道排灣族可以不靠電視就知道會不會下雨嗎?他們又是如何從天空的顏色來判斷颱風離得有多近呢?什麼樣的石材最適合採來蓋石板屋?

當排灣族的傳統用水智慧融進國小自然科學課程裡面,又會激盪出什麼樣的變化呢?

C2

C2

國立屏東大學科普傳播學系徐偉民教授研究團隊

文化融入數學課程發展-左思右想

原住民族國小學生的數學教材可以長什麼樣子呢?請進來瞧一瞧吧~
我們開發的國小數學教材都是由研究團隊和現場老師們一起努力設計出來的!
歡迎參觀我們數年累積的成果~
並一起來挑戰看看!!!

左思
課程為主、文化為輔
取代式文化本位數學課程:
透過三個不同版本教科書中數學問題的分析和比較(相同或相似單元),針對數學問題的呈現方式與學生可能的思考進行討論,進而設計出適合學生學習及融入原住民文化的數學課程。

右想
文化為主, 教材為輔
補充式文化本位數學課程:
從文化活動或事件中去探尋其所蘊含的數學概念或知識體系,再將文化中的數學知識轉換成學校數學補充課程。

C3

C3P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陸怡琮副教授研究團隊

「原」來,科學藏在閱讀裡

本計畫以排灣族文化為本,為國小高年級學童設計一套科學閱讀課程。教材內容包含七篇回應排灣族文化的科學文章,每篇文章都涵蓋一個文化主題與數個科學知識。本攤位將邀請民眾閱讀其中一篇文章-「會呼吸的神祕石屋」,然後回答問題進行闖關活動,測試參與民眾對文章的理解情形。

C4

C4P

國立屏東大學應用化學系施焜燿副教授研究團隊

排灣族科技教具暨童玩的科學

排灣族科技教具
【1.空氣偵測器】
山上的孩童習慣空氣清新的生活,在面對平地越來越汙染的空氣,我們該如何教育他們相關空氣知識與常識呢?
【2.小米田模擬趕鳥器】
感應器的設計理念,因為麻雀或小鳥可以於四面八方襲來,不會從農田一側跳進田裡,因此感測器的感應主要感測空中飛下稻田的麻雀或小鳥,將感測器的水平拉抬到小米成熟的高度,使小米不容易誤觸感測器,當小鳥由空中下降並試圖停留於小米上,便會被感應器偵測到,並由程式觸發警報。為了不施設鳥網造成小鳥被網子纏住而犧牲。因此本作品試著以多顆感應器連接主機板,並接上蜂鳴器或燈光,取代農夫趕鳥而非捉鳥的工作。讓辛苦的農作能被保護,同時也對於小動物不造成危害。
【3.六合一智能石版屋】
夜間老七佳的石板屋群,入夜後蚊蟲增多,沒水也沒有電,只有靠著煤油燈照明,相對於出生在現代化生活的部落人士及都市人,都是相當的不方便,因此有1.太陽能儲電系統;2.太陽能供電照明設計的想法,畢竟生活在現代化社會,電的使用有其必要性,而這「科技」即是用來解決生活上問題的好工具與技術。另外,3.紅外線人、物感測裝置,是在石板屋(養豬戶)夠大時會設有養豬圈,豬隻白天會放出去自行覓食,回來時進石板屋側邊豬圈時,如果能夠有提醒功能,屋主也比較安心;4.環境溫度與濕度偵測器,則因為會傳統石板屋工法的Vuvu的消逝,造成在屋頂方面有時增加了「水泥」平台,還設置排水系統,卻常常會發生堵塞或無法使用的窘境,導致頂樓鋪設的水泥或者磁磚因長期泡水而膨脹龜裂,使得屋頂難以保持原有的功能,以上都是我們必須注意並且改善的。而且屋頂會吸收大部份陽光所造成的熱能,只有少數一部分的熱能會被空氣以熱對流的方式以及屋頂的反射帶走。太陽的熱能幾乎以熱對流以及熱輻射的方式進入屋內,使室內溫度飆升,因此,希望藉由環境溫度與濕度偵測器,提醒屋主注意環境的溫度與濕度。5.瓦斯防火感測器;6.煙霧與污染感測裝置,是因應石板屋常常會以煙來燻黑樑柱避免蛀蟲,但是,相對於人的肺也是一大傷害,因此,煙霧與污染感測裝置,在於提醒屋主不宜在屋內過久,另外,瓦斯防火感測器則提供屋主注意CO濃度過量時的危險性,雖然石板屋很通風不會有此問題,但是希望屋主不會吸太多CO及設置防火感應提醒,是本裝置的功用與特色。
排灣族童玩的科學
【1.風倒木的利用】
以落實原住民科學生活化,並提昇學童的科學素養與興趣為目標,著手將原住民生活中用品設計成簡單實驗與製作科學技術童玩教具,藉著親身動手操作的進行,來體驗原住民族在生活中的美,進而引導應用於日常生活中。風倒木之數學教具-河內塔、三位數加法。
【2.排灣族角力】
角力闖關活動,是藉以訓練原住民族學生腰力、臂力、腳力、而且能練出平衡感,進而體驗出更多元的原住民族童玩科學遊戲與原理。
【3.排灣族手工車】
風倒木教具應用(活動2-手工車)的製作流程,與如何玩?中…,「會玩一定會壞,壞了會自己修!」
【4.排灣族母語與鳥類】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鳥類與排灣族族語,在傳統上是先人歷經千年歲月嘗試和生活體驗中累積的智慧常識。研究團隊希望藉由此教案設計完形呈現,期望能夠為排灣族保留智慧承傳千秋。(以上資料參考取自排灣族語圖解詞典)
【5.排灣族弓箭】
排灣族傳統以耕種為主,狩獵為輔。狩獵時的工具,弓箭往往是能夠捕捉遠距離動物的絕佳利器。因此當部落有節慶時,族人常常會設置射弓箭練習場地,射弓箭活動就是從小學習的生活技能之一,希望平常得多練習,在獵場能夠適時地發揮。
【6.排灣族套索陷阱】
排灣族和野生動物有密切關係和悠久歷史,傳統以耕種為主狩獵為輔,套索陷阱是捕獲動物的絕佳利器。當部落有節慶,族人設置陷阱捕獲如:白鼻心、狐狸、山羌、鹿、老鼠、山羊、山豬等野生動物;製作套索陷阱就成為排灣族從小學習生活技能。

C5

C5

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專班原住民族健康休閒與文化產業學士學位學程李馨慈副教授研究團隊

這裡安全嗎?

受氣候變遷之影響,身處山區聚落的原住民部落正面臨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與威脅,部落周圍土砂災害次數大增加,對山區聚落環境安全確實造成極大威脅,因此部落越來越需要從事科學工作的族人,一起面對環境變遷帶來的影響。

透過體驗活動,喚起大家對部落周遭環境的注意,進一步帶領族人回想過去在部落的生活經驗,並思考部落環境與自己的關係,藉此暸解部落的環境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

D1

D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分子科學暨有機高分子研究所華國媛副教授研究團隊

原住民文化融入式科學教育與部落發展—Vuvu與Yagi家

原住民族群的世界觀、生命觀、社會觀等,在風格及內容本質上與主流社會互異,其獨特的文化在世代傳承上具有特殊的意涵,更是人類與自然生態互動過程中,所累積出來的智慧。本計畫將與部落族人合作,在執行的過程當中,探討新興科技導入對合作國中及部落發展的影響。我們期待在台灣多元化社會發展中,透過科學教育,找到原住民族永續發展的基礎。我們在第一,二期計畫中,採取文化融入式科學課程的策略,透過自創的跨文化科學教材開發的新工法「平行鷹架模組式課程開發工法」(Framework, Module, and Parallel, FMP for culturally inclusive curriculum)開發了四族八版本文化融入式國小健康與醫療科學教材。我們前期成果顯示文化回應式原住民科學教育是有實證效益。
本計畫團隊嘗試採取文化融入式課程的策略,為更清楚了解計畫實施對象―南排灣族之文化脈絡紋理,在本期計畫中運用前期成效作為基礎,來深化本期研究計畫內容,主要內容共分為四大部分:1)推廣原住民文化融入式科學課程,修正第二期教課書指標及內容,探討將如何結合部落在地的力量與資源,塑造一個完整的教學環境;2) 發展新的文化融入式環境與美學課程,結合原住民12 年國民義務教育指標及評量工具;3) 建置原住民科學教育數位互動學習平台;4) 組織與推廣部落自然科學教學,教導學生如何將現代科學與自己的文化及科學知識作連結。

D2

D2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陳嘉皇教授研究團隊

數不數可以一起玩

數學不再是一門沉悶乏味的學科,本攤位提供多種益智積木遊戲,藉由動手拼解積木的過程中,訓練手眼協調能力、專注力和記憶力,並以此培養邏輯思考,增強數學能力,帶你一起玩數學。

攤位上提供本團隊開發的民族數學教材手冊、合作學校─博屋瑪小學使用泰雅族語之實驗教學影片以及小朋友實際運用數學概念手工製作的物品,供大家賞析。

D3

D3P

國立臺南大學應用數學系陳致澄副教授研究團隊

Pasuya鄒在科博館之文化數學解謎大冒險

背景說明
Pasuya參加校外教學-臺中科博館。
此時,Pasuya聽見一道神祕的聲音:
科博館裡的某個文物與我們鄒族息息相關……
聰明的小勇士,請你找回這段失落的歷史吧!
活動流程說明
歡迎各位家長陪同小勇士,帶著隨身通訊設備(手機、平板電腦…)以及一顆冒險、求知的心,掃描本攤位上的Qrcode後,劇情從此展開…。加油吧!小勇士們!帶著你沿途的滿滿奇遇與收穫,勝利的果實就在終點等著你!

D4

D4P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秦爾聰副教授研究團隊

重現布農織布與藤編的傳統技藝

邀請國寶級布農耆老松萬金(Laung, 松爸)和谷秀紅(Savung, 谷阿姨)夫婦現場展現高杆的傳統織布與藤編技巧。

D5

D5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賴孟龍助理教授研究團隊

原住民族的日常數學小教室

一、攤位內容簡介
活動一:記憶快搶手
目的:認識鄒語「數字」與「稱謂」
進行方式:
1. 利用圖卡進行鄒語數字與稱謂教學
2. 將阿拉伯數字1~10與鄒語1~10的圖卡正面朝下蓋著,洗牌後排成 5×4的方形矩陣
3. 參與者與關主輪流各翻開兩張牌,若是阿拉伯數字牌與鄒語數字牌 相同,便可以將兩張牌接收回自己的區域,爾後此人可再翻兩張牌,以此類推;若翻開的阿拉伯數字牌與鄒語數字牌不同,則將兩張牌再翻回背面,並換對手翻牌
4. 當桌面上無牌時,遊戲結束;在自己區域內牌多者為贏家
活動二:原來這麼簡單
目的:認識原住民族常用的測量單位
進行方式:
1. 給予參與者原住民族情境題單位題目版,上面列出3道原住民族常用的計量單位(例如:1根菸的時間、2隻山豬的重量)
2. 給予參與者一般常見之計量單位(公斤、公分、分鐘),參與者須彈性選擇符合題目的答案與題目做配對
3. 只要3題皆正確則可以過關
二、計畫簡介
計畫名稱:
檢視原住民族學生閱讀民族數學取向數學教材並同時以微觀發展論設計探究原住民族學生數學認知發展:來自眼動型態的分析。
研究目的:
(一)檢視鄒族、排灣族國小學童三至六年級分數概念發展
(二)檢視原住民族數學教材編制並提供後續修改建議
研究內容簡介:
本研究透過眼球追蹤技術來檢視原住民族學童閱讀原住民族文化融入數學教材以及一般數學教材之認知歷程,探討原住民族學童數學分數概念發展,提供原住民族文化融入教材編制與修改之建議,與提升原住民族學童之數學分數能力。
本團隊追蹤同一群鄒族與排灣族學童四年,橫跨學童國小三年級至六年級,利用微觀發生論設計,呈現原住民族學童閱讀原住民族文化融入教材的反應與分數能力的發展。

下圖:眼動追蹤裝置配置與實際實驗情境圖

D6

D6P

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樂鍇‧祿璞崚岸副教授研究團隊

Paiwan的文化與科學

本攤位簡介排灣族人文、社會及歷史,以排灣族特有的「tiyuma鞦韆婚禮文化」、「石板屋建築文化」、「maljeveq人神盟約祭」等為主題,從深厚的文化智慧中發掘有趣的科學原理!

D7

D7

 國立中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謝百淇副教授研究團隊

魯凱族淡水魚科學繪圖

2020年7月10日在海生館台灣水域館舉辦的「魯凱漁你相遇」特展,內容呈現霧台鄉魯凱族人的傳統漁撈智慧以及當地溪流原生淡水魚種,勾勒出高山、海洋、河流、人與自然之間的緊密關係,促進大眾認識和遵循原住民傳統生態智慧,為永續海洋和河流共同努力。
本攤位所展示的科學繪圖是一項結合知性與感性,且深具美感的表達技法,是呈現研究結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科學繪圖直接聯繫科學與研究的核心,穿越文字敘述,除了描繪最特殊及細膩的細節外,同時展露出與硬質科研很不一樣的柔性風采。其作品雖然可因創作者之銓釋而風格各異,觀者卻可一目了然,一幅好的生物繪圖所能表達出的訊息,甚至可超越文字的傳達效果。

D8

D8P

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胡美智助理教授研究團隊

Truku織美

一、展示結合繪本設計的太魯閣族文化教具及體驗活動
(一) 織布機:由老師現場教學,藉由編織體會太魯閣文化織美。
(二) 三股編:由太魯閣族三原色構成,提供毛線進行編織體驗。
(三) 串珠:由太魯閣族三原色構成,提供珠子與彈性線進行串珠體驗。
(四) 繪本分享時間:上下午各一場,透過閱讀活動幫助現場民眾進入太魯閣族文化之美。
(五) 展示教具:
(1) 串珠加法練習- 提供珠子及學習單進行加法練習。
(2) 序列遊戲- 提供四種顏色瓶蓋.圖卡及學習單,進行串項鍊序列遊戲。
二、太魯閣文化繪本及影片展示
(一)太魯閣族文化繪本:
 展示花蓮縣秀林鄉公所出版之文化繪本。
 計畫團隊與秀林鄉立幼兒園共同合作之文化繪本。
(二)影片展示:
 太魯閣族文化之教室情境布置與學習區擺設
 融合文化的繪本教學及教具
 幼兒學習成果
 團隊參與各項活動之紀錄(科學節、感恩 祭、耆老訪談、焦點團體訪談…)

F

F

國立臺東大學原住民族教育及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熊同鑫教授研究團隊

服務臺

提供有關原住民族科學節各項諮詢,以及各計畫工作人員進出管制、餐飲、停車登記等服務。
提供民眾索取闖關卡每集7點可至服務臺換取科學玩具親子DIY一項服務臺將置三項「科學玩具親子DIY」活動。分別有:

1.吹箭的特化紙火箭

吹箭是原住民打獵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別是在馬來西亞、婆羅洲及一些非洲地區。

台灣原住民如「邵族」、「泰雅族」,也會使用吹箭。傳統的吹箭包括一根吹管與數支吹箭。吹管是利用長薄的竹管,用火烤直後再打通內部竹節而成。吹箭的部份則利用細竹籤,前端設法變尖變硬,尾端則利用棉花、羽毛等物使其澎膨大。將吹箭塞入管中,利用口吹的強大氣壓,迫使箭筆直射出。由於吹氣的力道相較於弓箭力道小,故吹箭是射程短的武器。台灣原住民的吹箭不沾毒(南美洲則可能使用蛙毒),通常在夜間用來狩獵樹上的小動物,如鳥或飛鼠等。

現今狩獵的機會少了,但我們仍可利用吹箭的原理來製作科學玩具,但我們不將箭放在吹管內而是套在吹管外。利用輕薄的紙,製成安全的吹箭,並利用空氣的流體力學原理來使箭飛出的方向趨於穩定。

2.爬樹專家爬昇蟬

檳榔對許多原住民族來說,是重要的禮俗及生活用品。它們總是結果在高而又細長滑溜的枝幹上,如欲採摘,有時頗令人望而生畏。聰明的先人們,利用簡單的裝置來提高摩擦力,並利用身體的一動一靜來完成間歇裝置,而向上爬升,順利完成採摘檳榔的任務。
利用相同的原理,我們也可以製成科學玩具,寓教於樂,好玩又有趣。

3.發聲誘捕鴨笛

早期布農族的獵人在山上打獵時,會利用山羌群聚好奇的性情,製作「狩獵羌笛」來誘捕山羌。羌笛的製作是取一段指頭般粗的箭竹,一端留有竹節,另一端平直。用刀從平直的一端側輕輕中剖一刀,並將中剖兩側稍修導角,當作口吹端,在來回搓揉箭竹後,於口吹端用力吹氣,便會發出,如山羌受傷時的叫聲。通常野生山羌十分謹慎瞻小,要獵捕現身的山羌不易。但由於山羌具群聚與好奇的性情,在山林中聽到同類呼叫時,通常會循聲出現,因此便成為隱身躲藏的獵人標的。而國外也有部份獵鴨人士,也利用特製的鴨笛誘捕野雁或野鴨。

我們知道,聲音通常是透過「振動」而產生,利用高速的氣旋或氣壓,可使一些材料快速振動而發出聲音,羌笛與鴨笛即是利用了這些原理而製成。讓我們也來試著做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