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科學節
2020原住民科學節在臺中 相片集
2020原住民科學節在臺中 相片集

攤位代碼 | 攤位名稱 | 計畫團隊 |
---|---|---|
A1 | 同鄒共濟 | 汪明輝副教授研究團隊 |
A2 | 原住民眼中的那山 那河 那谷 | 沈淑敏副教授研究團隊 |
A3 | 海上方舟 – 達悟族知識體系與傳承 | 蔡慧敏教授研究團隊 |
A4 | 重聚原鄉 | 王聖鐸副教授研究團隊 |
攤位代碼 | 攤位名稱 | 計畫團隊 |
---|---|---|
B1 | 大「展」鴻圖 | 趙貞怡教授研究團隊 |
B2 | 風雲變色 射箭挑戰賽 | 劉傳璽教授研究團隊 |
B3 | 有機可「程」-程式設計 | 劉遠楨教授研究團隊 |
B4 | 「投」過「聲」就過 | 黃思華副教授研究團隊 |
攤位代碼 | 攤位名稱 | 計畫團隊 |
---|---|---|
C1 | 踏水尋源 | 郭東雄助理教授研究團隊 |
C2 | 文化融入數學課程發展-左思右想 | 徐偉民教授研究團隊 |
C3 | 「原」來,科學藏在閱讀裡 | 陸怡琮副教授研究團隊 |
C4 | 排灣族科技教具暨童玩的科學 | 施焜燿副教授研究團隊 |
C5 | 這裡安全嗎? | 李馨慈副教授研究團隊 |
C1 踏水尋源
C1 踏水尋源
C1 踏水尋源
C1 踏水尋源
C2 文化融入數學課程發展-左思右想
C2 文化融入數學課程發展-左思右想C2 文化融入數學課程發展-左思右想
C2 文化融入數學課程發展-左思右想
C2 文化融入數學課程發展-左思右想
C3 「原」來,科學藏在閱讀裡
C3 「原」來,科學藏在閱讀裡
C3 「原」來,科學藏在閱讀裡
C3 「原」來,科學藏在閱讀裡
C4 排灣族科技教具暨童玩的科學
C4 排灣族科技教具暨童玩的科學
C4 排灣族科技教具暨童玩的科學C4 排灣族科技教具暨童玩的科學
C4 排灣族科技教具暨童玩的科學
C5 這裡安全嗎?
C5 這裡安全嗎?
C5 這裡安全嗎?
C5 這裡安全嗎?
攤位代碼 | 攤位名稱 | 計畫團隊 |
---|---|---|
D1 | 原住民文化融入式科學教育與部落發展—Vuvu與Yagi家 | 華國媛副教授研究團隊 |
D2 | 數不數可以一起玩 | 陳嘉皇教授研究團隊 |
D3 | Pasuya鄒在科博館之文化數學解謎大冒險 | 陳致澄教授研究團隊 |
D4 | 重現布農織布與藤編的傳統技藝 | 秦爾聰副教授研究團隊 |
D5 | 原住民族的日常數學小教室 | 賴孟龍助理教授研究團隊 |
D6 | Paiwan的文化與科學 | 樂鍇‧祿璞崚岸副教授研究團隊 |
D7 | 魯凱族淡水魚科學繪圖 | 謝百淇教授研究團隊 |
D8 | Truku織美 | 胡美智助理教授研究團隊 |
F | 服務台 | 熊同鑫教授研究團隊 |
D1 原住民文化融入式科學教育與部落發展—Vuvu與Yagi家
D1 原住民文化融入式科學教育與部落發展—Vuvu與Yagi家
D1 原住民文化融入式科學教育與部落發展—Vuvu與Yagi家
D1 原住民文化融入式科學教育與部落發展—Vuvu與Yagi家
D2 數不數可以一起玩
D2 數不數可以一起玩
D2 數不數可以一起玩
D2 數不數可以一起玩
D3 Pasuya鄒在科博館之文化數學解謎大冒險
D3 Pasuya鄒在科博館之文化數學解謎大冒險
D3 Pasuya鄒在科博館之文化數學解謎大冒險
D3 Pasuya鄒在科博館之文化數學解謎大冒險
D4 重現布農織布與藤編的傳統技藝
D4 重現布農織布與藤編的傳統技藝
D4 重現布農織布與藤編的傳統技藝
D4 重現布農織布與藤編的傳統技藝
D4 重現布農織布與藤編的傳統技藝
D5 原住民族的日常數學小教室
D5 原住民族的日常數學小教室
D5 原住民族的日常數學小教室
D5 原住民族的日常數學小教室
D6 Paiwan的文化與科學
D6 Paiwan的文化與科學
D6 Paiwan的文化與科學
D6 Paiwan的文化與科學
D7 魯凱族淡水魚科學繪圖
D7 魯凱族淡水魚科學繪圖
D7 魯凱族淡水魚科學繪圖
D7 魯凱族淡水魚科學繪圖
D8 Truku織美
D8 Truku織美
D8 Truku織美
D8 Truku織美
D8 Truku織美
F 服務台
F 服務台
F 服務台
F 服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