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科學節
2021原住民科學節在臺北

、新聞稿

         科技部補助計畫國立臺東大學承辦的原住民族科學節本年度將在臺北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內辦理,歡迎對原住民文化及科學教育有興趣的民眾於8月27日(週五)起為期三個月,時間為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前往參觀,同時亦可透過展覽瞭解國內原住民族科學教育研究團隊的成果,認識原住民族文化中的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智慧,及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技部補助,國立臺東大學承辦的110年原住民族科學節,將於8月27日(週五)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科教館)開展,展期三個月,歡迎對原住民文化及科學教育有興趣的民眾,於開館時間前來館內參觀。

科技部自民國101年開始,將原住民科學教育研究計畫成果,於原住民族科學節,推廣給全國民眾。歷年科學節的展示內容,請參考「原住民科學教育計畫資源網」中「原住民族科學節」網頁(https://ismoster.org/festival/)。

110年原住民族科學節,共有21個研究團隊參與展出。受疫情影響,本年度採取虛實並行,於科學教育館八樓辦理實體展示,在網路雲端提供研究成果,將原住民族文化與科學知識,以科普教育的方式與大眾分享。於科學教育館8F的特展區的實體展,分為四大展區、計畫大事記、織品服飾、及網美照相牆。

親臨現場的民眾,可在實體展示區認識「文化回應教學」與「永續教育」的理念,瞭解國內原住民族科學教育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體驗原住民族文化中的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智慧,及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瞭解原住民族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智慧,體認人文與科學一體的美學。

歡迎各界民眾把握難得的機會,前來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的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體驗”原來的科學拿~麼厲害”,在寓教於樂中習得原住民族知識與生活智慧。四大主題展區摘要,請參照附表。

         科技部自民國101年開始,將原住民科學教育研究計畫的成果,於原住民族科學節以市集展覽的方式,推廣給全國民眾,先後曾在新竹尖石鄉、新北市烏來區、嘉義阿里山鄉、屏東瑪家鄉原住民文化園區、臺東鐵花村、臺北市101廣場、花蓮東大門夜市廣場等地辦理。而自108年起更改為科博展示方式,首先於高雄科工館內辦理,援用科工館特展的概念,將科技部研究成果以寓教於樂的展示方式與民眾互動。數年來科學節展示內容可參考原住民科學教育計畫資源網」「原住民族科學節」網頁參考https://ismoster.org/festival/

         本年度科技部補助計畫的原住民族科學節,共計有21個研究計畫參與展出。各展場將分享研究成果,並提供體驗活動,透過動手做的方式,將原住民族文化與科學知識,以科普教育的方式傳達給參與者。歡迎家長或老師帶領小朋友前來體驗,在寓教於樂中習得屬於臺灣在地的美麗瑰寶知識與生活智慧。

         本年度原住民族科學節是在科學博物館的地球環境廳鳥瞰劇場前廣場,及二樓方形廻廊中辦理,分別設置五個主題展區及個別計畫互動展場,提供民眾體驗。五大主題展區分別是:

  • 「重聚原鄉」:由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研究團隊王聖鐸教授團隊提供。該計畫透過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航拍及全景相機拍攝360°影像,建置擬真的虛擬實境三維模型。在虛擬原鄉(Virtual Tribe)的概念下,提供都會地區原住民,透過沉浸式虛擬實境(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技術,進入有如原鄉部落實境的情境中。
  • 「囉咖囌!行動學習巧「科」力: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趙貞怡教授、劉遠楨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劉傳璽教授、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黃思華教授之研究團隊,以泰雅文化為底蘊,運用3C媒材與平板科技,提供學童體驗文化與科學雲端學習與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的樂趣。本次展區設置有【幾何-數學力、能源-科學力、程式-思考力、閱讀-想像力】等體驗活動。(囉咖囌,音譯自泰雅語澤敖利語系lokah su,有〝你好!〞的意思。lokah也有長輩祝福晚輩努力生活的意思;也是勇士出征或打獵前,彼此加油鼓勵的用語。)
  • Pasuya,鄒在科博館之文化數學解謎大冒險」:由臺南教育大學應用數學系陳致澄教授研究團隊提供的密室逃脫闖關活動,取材自團隊研發的鄒族文化數學教材繪本,參與者要在時間內認識鄒族文化,並從文化情境回答數學問題。Pasuya為鄒族男子之名。鄒族的嬰兒在出生後,由家中年長的父輩親屬命名。而「名」代表個人由生物範疇跨入社會文化範疇中,具有獨立的人格,賦予家庭中的地位,也代表其對外的身分。
  • 重現布農織布與藤編的傳統技藝」: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秦爾聰教授團隊提供。本次邀請布農族國寶級耆老松萬金(Laung松爸)、, 谷秀紅(Savung谷阿姨)夫婦親臨現場,演示高杆的傳統織布與藤編技巧,引領大家發現編織中所蘊含的組合數學。
  • Truku織美」由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胡美智教授團隊,展示結合繪本設計的太魯閣族文化教具及體驗活動。現場有傳統織布機現場教學,及三股編、串珠等活動,並邀請教案及繪本創作者親臨現場講述以文化回應編撰教材的歷程。

          參觀民眾可在各展區獲得文化回應教學」與「永續教育的理念,並能在各計畫展場的體驗活動中,瞭解原住民族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智慧,認識原住民族在日常生活應用的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概念,體認人文與科學一體的日常美學。歡迎大家把握這個難得的機會,前往位於臺中市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參與科技部補助計畫的原住民族科學節的活動,在盛夏中悠游在原味的科學海洋中。

        科技部補助,國立臺東大學承辦的110年原住民族科學節,將於8月27日(週五)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科教館)開展,展期三個月,歡迎對原住民文化及科學教育有興趣的民眾,於開館時間前來館內參觀。

      科技部自民國101年開始,將原住民科學教育研究計畫成果,於原住民族科學節,推廣給全國民眾。歷年科學節的展示內容,請參考原住民科學教育計畫資源網中「原住民族科學節」網頁https://ismoster.org/festival/

         110年原住民族科學節,共有21個研究團隊參與展出。受疫情影響,本年度採取虛實並行,於科學教育館八樓辦理實體展示,在網路雲端提供研究成果,將原住民族文化與科學知識,以科普教育的方式與大眾分享。於科學教育館8F的特展區的實體展,分為四大展區、計畫大事記、織品服飾、及網美照相牆。

        親臨現場的民眾,可在實體展示區認識「文化回應教學」與「永續教育」的理念,瞭解國內原住民族科學教育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體驗原住民族文化中的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智慧,及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瞭解原住民族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智慧,體認人文與科學一體的美學。

        歡迎各界民眾把握難得的機會,前來位於臺北市士林區的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體驗「原來科學拿~麼厲害」,在寓教於樂中習得原住民族知識與生活智慧。四大主題展區摘要,請參照附表。         

附表一、四大主題區摘述

分區

計畫名稱

計畫主持人

展出名稱

A

人、山川、海洋」─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為本的地理、環境教育與科學探究能力之建構

汪明輝教授

同鄒共濟

沈淑敏教授

部落與我—都市原住民高中生的部落探究之旅

蔡慧敏教授

海上方舟、部落教室 : 達悟海洋民族知識體系之傳承與學習

王聖鐸教授

重聚原鄉 宜探舊境

B

原住民文化融入國小數理領域之CPS行動學習、評鑑系統與師資培育

趙貞怡教授

Blaq Balay[1] ! 部落「行」腳:原民映像館、熟能生巧、運算思維我最「行」、雙斜屋頂Lahuy小館等】

劉遠楨教授

劉傳璽教授

黃思華教授

C

以文化完形發展原住民族學童數理與閱讀教學模組暨建置數位學習平台之研究

郭東雄教授

vuvu的自然課

徐偉民教授

文化融入數學課程發展之左思右想

陸怡琮教授

石板屋的秘密

施焜燿教授

原住民族生活科技教具-空氣偵測器與趕鳥器

李馨慈教授

以部落災害知識為主題的防災教育課程發展與設計研究

D

原住民文化與數學教育、科學、環境等教材、課程發展之實踐研究及閱讀分析

華國媛教授

VuvuYagi的家:健康科學與自然科學

陳嘉皇教授

博屋瑪文化主題課程:向大自然學習

陳致澄教授

臺北科教館Pa-Pa-Go-數學解謎闖天關

秦爾聰教授

重現布農織布的傳統技藝/解開布農織布圖騰的密碼

賴孟龍教授

原住民族的日常生活小教室

樂鍇‧祿璞崚岸教授

PAIWAN的文化與科學

謝百淇教授

魯凱「漁」你相遇

胡美智教授

數.太魯閣

[1] 「blaq balay」是泰雅族語「很好」的意思,原住民科學教育計畫走入部落,希望能讓國小師生們覺得「blaq balay!」。

 

貳、各展出主題簡介

計畫代碼

計劃主持人

計畫與研究團隊

主題名稱

展出主題簡介

A1

A1.jp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汪明輝副教授研究團隊

同鄒共濟

將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及文化融入至科學教育當中,主要是以鄒族為核心並擴展至其他各子計畫泰雅、達悟族及其他族群,共同交織出與原住民族傳統知識的對話。

A2

A2.jp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沈淑敏副教授研究團隊

部落與我—都市原住民高中生的部落探究之旅

都會地區學校在開發原住民族教育課程時,須面對文化學習情境不易建構、學生族群多元等課題。本研究在106-109學年度與新北市樹林高中原住民專班師生合作,進行實驗教學,發展出「部落與我」課程(名稱暫訂),係以「部落」為主題,以「部落為本學習」和「探究導向學習」為模式,學習成果設定為完成一件展現再認識自己部落的作品(如部落摺頁)。透過由親而疏(自己->家族->部落)、由近而遠(樹中校園->鹿角溪人工濕地->崁津部落)學習單元的逐步引導,學生均可完成兼具知性與感性的部落作品。在探究自己部落的過程中,學生不但習得多技能,對部落的關懷之情油然而生,與部落連結均明顯增強,而所產生的成就感與自信心遠超過預期。本課程具有統整課程性質,並架構於多個學科共通的大概念,12個學習單元均可獨立運作,很容易轉化至普通班級進行教學。曾有同學分享,這個課程讓他在樂舞藝能之外,從不同面向學習如何成為原住民。還有一位同學,因為獲得有保障且穩定的工作而決定休學。所有族群或部落的永續發展,都需要不同才能的年輕人,學校提供激發潛能的學習機會了嗎?被現實生活磨出的早熟學生,需要什麼樣的民族教育和國民教育課程呢?這將是研究者持續的反思。旅程還在進行中~

A3

A3-NEW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蔡慧敏教授研究團隊

海上方舟、部落教室 : 達悟海洋民族知識體系之傳承與學習

蘭嶼是海洋原住民族達悟族的家園、飛魚的故鄉,因地理隔絕,「人、山川、海洋」孕育特有社會生態系統,也創造出豐饒之物質、醫藥、工藝、漁獵之「生物文化多樣性」及豐富之海洋民族知識體系。本研究目標依據海洋民族達悟族對海洋及自然環境運行之觀測與解決問題之科學探究能力(如:觀星、氣象、海流、方向、距離、航行等)、生活調適、耕種漁獵、造舟航行、歲時祭儀等民族知識體系,連結西方科學知識之相關內涵,提供地理與環境學習素材及科學探索。而學習原住民科學,必需「參與自然世界」,規劃「部落教室」可輔助校內課程研習之不足。此展示以蘭嶼紅頭部落森林步道作為「部落教室」為例,與蘭嶼椰油國小合作,進行生物文化多樣性環境觀察課程與手繪部落地圖實作,並藉由課程前後之地圖繪製與民俗物種生態知識之認識,探討學習成效。研究結果顯示,在自然環境中的觀察與探究並運用繪圖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助於觀察與探究。建議未來規劃更多「部落教室」之場域(如:部落灘頭、芋田、聚落、共有山林、近海拼板舟等),並發展該場域學習教材,提供民族知識體系傳承及科學探究研習。

A4

A4.jp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王聖鐸副教授研究團隊

重聚原鄉
宜探舊境

本計畫提出「虛擬原鄉(Virtual Tribe)」的概念,希望讓已經搬離原生部落的都會原住民,可以透過沉浸式虛擬實境(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技術,重回原生部落,聽到耆老用族語傳遞的知識,看到耆老在部落的親身示範。

虛擬原鄉是透過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進行航空攝影測量,並利用全景相機拍攝360°全景影像,建置擬真的虛擬實境三維模型。並將前述「人、山川、海洋-原住民族環境知識匯聚平臺」所匯聚之地理知識融入三維模型之中,以最貼近原住民族人學習的方式,傳授給年輕族人。

本次展區以臺東縣重安部落的虛擬原鄉沉浸式虛擬實境體驗為主,呈現部落地面及空中的地景及耆老們的傳統技藝。並在其中加入阿美族傳統文字介紹(含阿美語及中文),參展遊客可透過頭戴式裝置來體驗及探索虛擬原鄉的風貌,學習族人的傳統生態知識。

B

blaq balay!部落「行」腳 :「blaq balay」是泰雅族語「很好」的意思,原住民科學教育計畫走入部落,希望能讓國小師生們覺得「blaq balay!」

B1

B1.jpg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趙貞怡教授研究團隊

blaq balay!部落「行」腳:原民映像館

本活動融合泰雅文化情境,從生活周遭學習鏡射概念。結合學習單及遊戲APP操作,透過多款原住民族圖案,幫助國小學童瞭解鏡射對稱,進一步培養觀察力。還有更多融入泰雅文化情境的幾何主題APP。

B2

B2.jp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劉傳璽教授研究團隊

blaq balay! 部落「行」腳:熟能生巧

協作式問題解決 CPS 教學強調學習者中心、整合性、真實性的合作式學習環境,鼓勵做中學,成為主動的學習過程參與者,重視批判思考與問題解決技巧,培養社會互動、合作技巧,鼓勵由多種不同觀點進行內容的探索與分析。

B3

B3.jpg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劉遠楨教授研究團隊

blaq balay!部落「行」腳:運算思維我最「行」

本研究將以原住民科學教育課程設計為基礎,結合協作式問題解決教學策略與製作中學的創客精神,讓學生以行動載具進行程式設計學習,讓原住民學生經由符合其學習特性的創客式CPS程式設計學習後,提升程式設計能力和運算思維。結合原民科學教育課程設計原則、CPS 教學策略、創客精神為方向,發展以創客式CPS 程式設計行動學習課程,來提升原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生的程式設計能力、運算思維及問題解決能力。

B4

B4.png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黃思華副教授研究團隊

blaq balay! 部落「行」腳:雙斜屋頂Lahuy小館

臺灣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天時東北季風總為宜蘭地區帶來許多雨水,潮濕寒冷的天氣可能會讓生活產生許多不便。為了不讓屋頂積水,雙斜屋頂的使用是臺灣常見的一種建築構造,在許多的原住民部落中也不難發現雙斜屋頂的建築,如此可以讓雨水順著屋頂往下匯流,再透過屋簷的排水管往地面排出。

C1

C1P.jpg

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專班原住民族健康休閒與文化產業學士學位學程郭東雄助理教授研究團隊

vuvu的自然課

以『水』為主題,並透過部落耆老訪談與在地部落田野調查,整理發展出以「原住民傳統水文化知識」為基礎之自然科教學模組。

C2

C2.jpg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徐偉民教授研究團隊

文化融入數學課程發展之左思右想

原住民族國小學生的數學教材可以長什麼樣子呢?研究者與在職教師組成「共學探究社群」(Co-Learning Inquiry Community,CLIC),透過共同探究數學教學實務的議題,透過共享的知識進行探究,來提升數學教與學的品質;發展了兩種不同取向的課程分別為取代式與補充式文化融入數學課程。

C3

C3P.jpg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學系陸怡琮副教授研究團隊

石板屋的秘密

本計畫以排灣族文化為本,為國小高年級學童設計一套科學閱讀課程。教材內容包含七篇回應排灣族文化的科學文章,每篇文章都涵蓋一個文化主題與數個科學知識。本展覽將呈現其中的兩篇文章-「會呼吸的神祕石屋」和「來自天窗的神祕光束」,介紹與石板屋有關的排灣族傳統知識及現代科學知識。

C4

C4P.jpg

國立屏東大學應用化學系施焜燿副教授研究團隊

原住民族生活科技教具 -空氣偵測器與趕鳥器

農民開始以主動或被動的方式來嚇阻麻雀或其他小動物覓食,例如:敲打鐵器、施設捕鳥網、…。有鑑於科技之發達,感測器的功用日新月異,漸漸地可以取代簡單的監視活動,再配合蜂鳴器,施放警報,嚇阻小動物的入侵。為了不施設鳥網造成小鳥被網子纏住而犧牲。因此本作品試著以多顆感應器連接主機板,並接上蜂鳴器或燈光,取代農夫趕鳥而非捉鳥的工作。

C5

C5.jpg

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專班原住民族健康休閒與文化產業學士學位學程李馨慈副教授研究團隊

以部落災害知識為主題的防災教育課程發展與設計研究

老師向學生們,介紹來義部落的遷村歷史。並且在過程之中,向大家娓娓道來部落千百年的生活景象,以及所經歷到的天災人禍,促使部落不斷地找尋更適合當下生活的區域。

D1

D1.jpg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分子科學暨有機高分子研究所華國媛副教授研究團隊

Vuvu與Yagi的家:健康科學與自然科學

原住民族群的世界觀、生命觀、社會觀等,在風格及內容本質上與主流社會互異,其獨特的文化在世代傳承上具有特殊的意涵,更是人類與自然生態互動過程中,所累積出來的智慧。本計畫將與部落族人合作,在執行的過程當中,探討新興科技導入對合作國中及部落發展的影響。我們期待在台灣多元化社會發展中,透過科學教育,找到原住民族永續發展的基礎。

D2

D2.jpg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陳嘉皇教授研究團隊

向大自然學習

博屋瑪的文化主題課程以認識自身文化及土地為出發點,設計出眾多主題單元,其中漁撈文化主題課程及蔬果類主題課程,都能察覺出骨子裡的樂活基因。在漁撈文化主題課程中,從低年級認識自己生長環境的溪流生態,到中年級進而了解祖先智慧,思考如何保護自然資源永續經營,最終在高年級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D3

D3P.jpg

國立臺南大學應用數學系陳致澄教授研究團隊

臺北科教館Pa-Pa-Go-數學解謎闖天關

歡迎各位家長陪同磁寶,帶著隨身通訊設備(手機、平板電腦…)以及一顆冒險、求知的心,掃描本攤位上的Qrcode後,劇情從此展開…。加油吧!小朋友們!帶著你沿途的滿滿奇遇與收穫,勝利的果實就在終點等著你!

D4

D4P.png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秦爾聰副教授研究團隊

重現布農織布的傳統技藝/ 解開布農織布圖騰的密碼

透過有「布農編織之寶」美譽的國寶級布農耆老谷秀紅(Savung)的現身展示,介紹布農傳統織布的技藝,主要包括了整經、編織兩大部分。整經是織布的基礎,最後織布要呈現的圖騰花紋,包括要使用的色彩與織法(如簡單的平織、斜織、螺紋織,甚至複雜的挑織、夾織),都是在整經繞線時決定;整經完成後,須將經線自整經架移至水平織布機(包括綜桄棒、捲經箱、固定帶、捲布夾、梭子、打緯板),然後開始坐在地上織布。

D5

D5.png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賴孟龍助理教授研究團隊

原住民族的日常數學小教室

本次活動將以靜態影音的方式呈現歷年科學節的主題活動與研究成果,圍繞著原住民族族生活中的數學,擷取其生活當中有關數學、科學的知識,統合歷年精心規劃的活動,以影片、圖片展示回顧並以文字說明,內容包含製作空氣砲、竹筒槍的流程以認識科學中空氣的原理;融合狩獵情境熟悉分數概念

D6

D6P.jpg

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樂鍇‧祿璞崚岸副教授研究團隊

Paiwan的文化與科學

排灣族人文、社會及歷史豐富,我們以排灣族特有的「tiyuma鞦韆婚禮文化」、「石板屋建築文化」、「maljeveq人神盟約祭」等為主題,從深厚的文化智慧中發掘有趣的科學原理!

D7

D7.jpg

 國立中山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謝百淇教授研究團隊

魯凱「漁」你相遇

「魯凱漁你相遇」新特展,是大自然和人類的相遇;是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們的相遇。因對環境的熱愛和憂思,促使我們共同回顧魯凱先人的行動及其背後的思維,尋求對今日世界反思的對照。

D8

D8P.jpg

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胡美智助理教授研究團隊

數.太魯閣

本研究目的為發展提升原住民幼兒閱讀與數概念探索興趣、及提升閱讀與數概念能力的有效策略,並培力幼兒園原住民族在職教師清晰的文化族群意識,成為學前文化數概念課程的實踐與推廣者。

F

F.jpg

國立臺東大學原住民族教育及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熊同鑫教授研究團隊

服務臺

提供有關原住民族科學節各項諮詢,以及各計畫工作人員進出管制、餐飲、停車登記等服務。
提供民眾索取闖關卡每集7點可至服務臺換取科學玩具親子DIY一項服務臺將置三項「科學玩具親子DIY」活動。分別有:

1.吹箭的特化紙火箭

吹箭是原住民打獵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別是在馬來西亞、婆羅洲及一些非洲地區。

台灣原住民如「邵族」、「泰雅族」,也會使用吹箭。傳統的吹箭包括一根吹管與數支吹箭。吹管是利用長薄的竹管,用火烤直後再打通內部竹節而成。吹箭的部份則利用細竹籤,前端設法變尖變硬,尾端則利用棉花、羽毛等物使其澎膨大。將吹箭塞入管中,利用口吹的強大氣壓,迫使箭筆直射出。由於吹氣的力道相較於弓箭力道小,故吹箭是射程短的武器。台灣原住民的吹箭不沾毒(南美洲則可能使用蛙毒),通常在夜間用來狩獵樹上的小動物,如鳥或飛鼠等。

現今狩獵的機會少了,但我們仍可利用吹箭的原理來製作科學玩具,但我們不將箭放在吹管內而是套在吹管外。利用輕薄的紙,製成安全的吹箭,並利用空氣的流體力學原理來使箭飛出的方向趨於穩定。

2.爬樹專家爬昇蟬

檳榔對許多原住民族來說,是重要的禮俗及生活用品。它們總是結果在高而又細長滑溜的枝幹上,如欲採摘,有時頗令人望而生畏。聰明的先人們,利用簡單的裝置來提高摩擦力,並利用身體的一動一靜來完成間歇裝置,而向上爬升,順利完成採摘檳榔的任務。
利用相同的原理,我們也可以製成科學玩具,寓教於樂,好玩又有趣。

3.發聲誘捕鴨笛

早期布農族的獵人在山上打獵時,會利用山羌群聚好奇的性情,製作「狩獵羌笛」來誘捕山羌。羌笛的製作是取一段指頭般粗的箭竹,一端留有竹節,另一端平直。用刀從平直的一端側輕輕中剖一刀,並將中剖兩側稍修導角,當作口吹端,在來回搓揉箭竹後,於口吹端用力吹氣,便會發出,如山羌受傷時的叫聲。通常野生山羌十分謹慎瞻小,要獵捕現身的山羌不易。但由於山羌具群聚與好奇的性情,在山林中聽到同類呼叫時,通常會循聲出現,因此便成為隱身躲藏的獵人標的。而國外也有部份獵鴨人士,也利用特製的鴨笛誘捕野雁或野鴨。

我們知道,聲音通常是透過「振動」而產生,利用高速的氣旋或氣壓,可使一些材料快速振動而發出聲音,羌笛與鴨笛即是利用了這些原理而製成。讓我們也來試著做看看吧!